全球關注:千年木塔在山西,奠定中國建筑史,發掘人是梁思成和林徽因
塔作為中國傳統的建筑,見證著世界文化發展的歷史變遷。巴黎這座浪漫的城市,城市建筑坐標是巴黎鐵塔。夕陽西下,風景如畫。在中國山西,也有這樣一座對于中國有著特別意義的建筑,那就是應縣木塔。
(一)古塔逐漸匯聚大家的目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這座古塔坐落于山西省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它興建于遼清寧二年,距今已經有接近千年的歷史,它與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巴黎的埃菲爾鐵塔并列成為世界最有特色的名塔。
隨著歷史的發展變遷,它曾經受到風雨侵蝕,有所磨損。但是,人們從未放棄對它的增修。
使它在歷史發展中歷久彌新,散發著不同獨特的魅力。它作為世界上現存最高的樓閣式木塔,受到全世界的關注。
最具特色的是古塔的整體結構,它的構造采用純木結構。塔的每一層構造各不相同,一共五層,每兩層之中,設計了一個暗層,加起來一共有九層。在古代,九這個數字具有美好的祝愿,長久平安泰順的美好寓意。
在具體的每一層之中,又獨具匠心,才有八角形的建筑構造,外觀千變萬化,樸素與華美兼具。在外部,采用具有古典美的斗拱支撐,在木塔建造的過程的中,并沒有采用鐵釘的形式,歷經千年風雨不倒,堅固如它。
這樣的令人驚嘆的工藝,在世界范圍內,也是無與倫比的奇跡。
對比商業化的今天,鋼筋混凝土的現代建設,更具有中國風的美感和設計感。越來越多的游客,選擇前往觀摩,見證的它的飽經滄桑,看到它的磨損,人們震驚惋惜關懷情緒,溢于言表。
在佛像的內部,主要用于放置佛家經典,佛教的檀香縈繞其中,久久不散。它已經不僅僅作為一個建筑,更是是中國長久以來,見證佛教文化在中國的傳承。建筑恒久遠,文化久彌新。
(二)被梁思成發掘
這座古塔最早被發現在是在上個世紀,有一位日本學者探訪至此處,立刻就被古塔的壯美所吸引。并由此創作一篇相關學術論文。
梁思成讀文獻時,看到后向往不已。他想了解更多的關于塔的文獻資料和圖片影視。但令他沮喪的是,記載很少。似乎沒有什么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古塔的記載。
當時的中國,戰爭不斷,社會動蕩不安,人心惶惶。實地探究,并不具有實踐性和可操作性。這座古塔很長時間縈繞在他心里。
妻子林徽因察覺到丈夫的心神不安,因為無論何時,洗漱、吃飯、外出時,丈夫都在思考,如何付諸行動,親自前往探訪古塔。
梁思成經過深思熟慮后,想到了一個較為穩妥的方法,請求山西省應縣的攝影師拍攝一張照片。照片寄給他的時候,他幸福的有些眩暈。
他決定立刻打包行李,前往考察研究。當古塔真正出現在他眼前的時候,他激動不已。這座近千年的古建筑雄偉地佇立在眼前。塔的最頂層設置了一盞“萬年燈”,燈火通明。仿佛在為外向漂泊的人指引歸途的方向,溫暖壯美。
(三)探究背后千年文化
比外觀更吸引人的,使它巍巍千年的文化??勺匪莸缴贁得褡宓倪|國時期。北方的遼太祖阿保機帶領部下沖鋒陷陣,突破長城的守衛,逼近唐朝。所到之處所向披靡,很快,建立了新的王朝-,稱遼。
在太后蕭綽推動下,開始在整個王朝興起一股崇佛之風,佛教的興盛。是建設這座木塔的起初原因,于是興建佛塔的謀劃便首先在這三位蕭姓的皇后中傳承?;视H在此居住,選址格外重要,經過商榷,最后在遼道宗時候的清寧二年,這項偉大的工程開始動工了。
這項偉大的工程歷時長久,需要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國家給予很大力量使其順利完工。當時經濟繁榮,絲綢之路的順暢,使各國之間貿易往來頻繁。經濟文化等方面交流較多,國力強盛,國際環境安穩和平。
這些條件都是它順利建成的原因,設計師的鬼斧神工,內部構造的精巧,令人贊嘆不已,也反映了當時人才濟濟的社會盛況。
塔建設完成之后,主要用于放置俗家史料和佛教經典。放置的各種經典書籍,仿佛向我們展示了那個時代開放、自由的文學氛圍,再現了代生活文化長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