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點!用樂高來修補城市殘缺的建筑,他們是認真的
古長城的墻縫里,竟然碼著五顏六色的樂高玩具塊。這場景,像是兵馬俑坑里鉆出了一只天線寶寶。
不少網友表示,用像素樂高修補城墻的這個感覺,像是在玩現實版的《我的世界》。
仔細看游戲里柱子上也有樂高
(資料圖)
不過,這些樂高可不是哪家熊孩子放的。
扔馬賽克樂高塊的人,是一位德國藝術家,名叫 Jan Vormann。他用樂高堵窟窿這件事,也并非一時興起。
Jan生活的城市中,有不少建筑的墻體上殘存著二戰時期的傷痕。
起初,這些被戰爭破壞的建筑,是他的主要修復的對象。面對這些具有歷史意義和印記的建筑,他想使用現代的色彩,給那些被時間、戰爭破壞的建筑,帶去一些活力。
Jan說:「我不想再為它們增加視覺上的沉重?!?/p>
在歐洲,這些充滿童真的彩色樂高,填補的不光是墻上的孔洞,也是延續戰火后的和平。
于是,從2010年起,他十年如一日地推廣著一項「用樂高修復世界」的藝術活動,并取名為Dispatchwork。
這個項目發展至今已經11年了。在全球各地,與Jan一樣的「樂高修補匠」越來越多,樂高修復的足跡幾乎遍布世界。
被樂高修復的城市標記
在這個活動的網站中可以看出,「樂高補丁」最為密集的地區是發源地歐洲。
但是,中國也有不少被樂高修補的坐標:
比如成都。一片霧蒙之中,樂高亮得扎眼。
在臺灣省的高雄與臺北,殘缺的公共設施,被「童趣」填補得分外仔細。
新疆的吐魯番,殘缺的臺階底部也有樂高的光臨。
香港布滿污漬的舊墻體下方,被嶄新又鮮艷的樂高修補。二者照應出了一番賽博朋克的味道。
湖南長沙的這處修補來自一位小小樂高匠,修補的時候才14歲。
新鮮血液的加入,令這支隊伍逐漸壯大。樂高修補的程度,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越來越精致了。
比如,這處樂高磚頭,遠看可以看到黑色的單詞VOTE「投票」。
鏡頭拉近,別有洞天。除了有一扇白色的小窗,還有用于投票的藍色信箱。
最容易被忽略的街角,卻有著色彩最豐富的的樂高修復。兩扇小小的窗戶一開一合,仿佛里面真的住著一家人一般。像極了宮崎駿創作的《借物小人艾莉緹》的小家。
路面缺了塊地磚,走近一看,里面是一片樂高廣場,道路兩邊還開著花。
讓Jan還有其他樂高補丁師更開心的是,他們的這項行動,換來了人們對于城市維護的重視。
Jan在接受采訪時說:
有些城市會注意到自己留下的樂高,于是派出工作人員,認真翻修已經損壞的建筑與公共設施。
這些樂高對城市面貌的維護,起到了「導盲」作用。
如今,這些樂高補丁成了城市中的又一道亮麗風景線。不少人會按照Dispatchwork網站的坐標去拍照打卡。
無論這些樂高,最后是否會被新的磚瓦水泥取代,它們都曾是這個世界中最美的一環。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