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聞】馬踏飛燕的正面照,為何很少人拍?看到正面照后會忍不住哈哈大笑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就如同一個龐大的博物館,其中擺放著許多東西,并且從原始社會到古今現代,可以說是種類繁多,數不勝數,而我們就像是一個多次踏入這個龐大博物館的小朋友,多次想將這個博物館一覽無余的盡收眼底,但是每一次總會發現一些新的東西。
(資料圖)
以我們引以為傲的史書典籍為例,包括先秦時期在內的數千年歷史進程中,可以說每個時代根據其獨有的時代特色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文獻形式,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都可以說是每個時代文人墨客的精華匯總僅這個就足夠我們每個人去鉆研一輩子。
但就和我們當下多數人的普遍心理一樣,有的時候看圖總是比對著長篇大段的文字有意思,很明顯我們的祖先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成百上千篇的經典文獻,還有許許多多真真切切的藝術品,讓我們更好的了解那段輝煌的歷史。
說到藝術品,有大有小,小時候的我們由于條件的限制,要想了解這些古代的藝術品就只能通過課本上那屈指可數的幾幅插圖,當然有時候也會被這些插圖欺騙,只是當時的我們并不知道。
比如小學時候接觸的馬踏飛燕的正面照,為什么很少人拍?看到正面照后忍不住哈哈大笑。
飛馬的初印象
我已經忘了是在幾年級的時候接觸的這篇課文,總之印象中課文中的它并不是叫馬踏飛燕,而是被稱作青銅奔馬??赡苁钱敃r先入為主的問題,老師在講解這篇課文的時候也是詳細地介紹了它悠久的歷史,就連什么時候出土的都說得非常清楚。
以至于我們首先對其形成了一個初印象,這是古人智慧的結晶,并且是年代感相當久的文物,所以主觀的感覺既然是天馬,那么就是神仙騎的,所以無論是從造型還是樣子上應該都是無比的高大威猛,在后來學了課文之后,我們更加堅信這一點。
作者陳樹青在當時的文章中寫道,體態輕盈,神形兼備,無論從正面側面哪個角度去看,都極為生動健美。好家伙,真不愧為當代的作者,這每一個形容詞都可以說是恰到好處。
主要是這里還提到了正面,并且對于正面的描寫也是很巧妙地運用到了四個字,生動健美,不得不說作家就是作家,用起詞來那叫一個滴水不漏,對于正面啥樣壓根什么都沒有說,就直接用生動一個詞語概括了,可以說留給了廣大讀者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
我們在想象時能夠用作為參考的也就只有書上附帶的那一張側面照了,只不過在老師的一番贊美性講解和課文中華麗的描寫之后,我們在腦海中赫然勾勒出了一副雄偉的天馬圖畫,相信大家后來在見到這天馬的廬山真面目之后,一定會大吃一驚。
真實的姿態
這就是我們童年時心中的“神馬”,不得不說確實和我們想象之中的天馬形成了很大的落差,從正面看,似乎沒有天馬的那種威風凜凜,反而是多了幾分詼諧和搞笑。
首先從它的配飾來看,并不是像課文中描寫的那樣,有韁繩,轡頭,鞍鐙,由此看來作者當初在創作這篇課文的時候,也是適當的發揮了想象力,不過話說回來,其實沒有這些東西其實是最好的,因為恰好符合了天馬的氣質。
因為這些零零碎碎的裝飾品始終是凡間之物,作為天馬,那就是位居天宮之中的神獸,自然是不需要這些凡間的裝飾品,所以作者的主觀添加,在實物之中其實是不存在的。
再看,馬的整體神態,呈現出一種無拘無束的狀態,馬頭微微側偏,馬嘴微微張開,甚至連牙齒都暴露在外面,不過我相信這里是為了體現古人的技術的高超,馬的鼻子稍微有些大,仿佛在奔跑途中用力吸氣而使鼻腔擴大。
看到這里不得不感嘆古人的高超技藝,我在觀察的過程中甚至能看到它呼之欲出的舌頭和驚喜靈動的眼神,這些種種特點集合在一起就仿佛活了一般,似乎這匹天馬正在對著你微笑,但不得不說這種微笑帶有一種輕蔑在其中。
除了馬身的主要部分之外,就連馬的底座也是一個經典,這匹馬之所以被稱為馬踏飛燕,也是因為這部分底座,但其實這個馬的底座并不是我們以為的飛燕,而是要比飛燕高級很多倍的另外一種神鳥。
這種鳥存在于傳說之中,人們將其稱之為“龍雀”古代能和龍掛鉤的東西基本都不是凡間之物,也包括這位龍雀在內,相傳它是鳳凰一族,并且性格非常兇猛,速度是鳳凰族群中最快的一位。
而這位“奇形怪狀”的天馬竟然能將其踩在腳下并且讓它俯首稱臣,那么就證明這位馬踏飛燕無論是從實力還是速度方面都到達了一個駭人聽聞的地步。
當今的再推廣
現在了解到事情全貌的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當時寫的那篇文章,就顯得作者有些欲蓋彌彰了,甚至感覺課文中所描寫的天馬并不是我們在博物館中所看到的那個,畢竟我們很難將這個脫了韁的野馬和意見價值連城的古代藝術品聯系在一起。
不得不說這匹馬的出場還是有些悲慘的,當時是大概1969年,新中國剛剛成立,人們對于這些古董什么的也沒有形成保護的儀式,當時只是說在甘肅發現了一個墓,墓里面有很多東西,但是首先發現的人因為迷信便不敢再挖了。
后來聯合村子里的人一起讓這批文物重見了天日,悲慘的是竟然直接將它們直接賣給了收廢品的,所以在發現的時候已經有許多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好在后來搶救的及時,這位奇怪的馬踏飛燕保存也算是比較完整。
在互聯網高度發達的現在,這座藝術品又一次活躍在了網上,它那憨態可掬的笑容贏得了不少網友的喜愛,甚至有一些大神將它做成表情包,使其更加獲得推廣,也讓這位天馬飛得更高更遠。
或許它并不是那么帥氣,但是承載了勞動人民的許多智慧。